来源:聊城新闻网
2019-02-04 14:28:02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今日11时14分,立春。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春回大地,是时序的开端,让我们互相问候一声:
春天,你好!
此时节,虽然寒意犹在,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挡。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平整好土地,播种下所有的心愿与梦想!
加油!莫负大好春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
很凑巧的是在2019年中立春和除夕是在同一天,这种情况是否常见?
天文教育专家表示,农历己亥猪年从2019年2月5日一直到2020年1月24日,猪年共有354天,和即将过去的狗年一样也是一个平年。
除夕和立春在过年时巧遇的情况,并不多见,大约一百年当中会出现5年,而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的情况,大约百年当中只有三年出现。
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当天逢“立春”。而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这两天都是大年正月初一立春。
立春物候
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东风解冻丨立春后第一个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蜇虫始振丨第二个五日,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鱼陟负冰丨第三个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当然,立春只是一个立意,之后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才是春天物候历程的缩影,而立春之日仍是乍暖还寒!
立春习俗
打春:为的是生计 图的是丰年
古时,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用土做的春牛,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新一轮农业周期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打春,盛行于唐、宋两代,最早来自皇宫,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古时农业靠天吃饭,一家老小全指着老天爷,因此赋予了立春民俗以祈祷之义。比如,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地区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
今天,绝大部分农村已经没有这项习俗了,农业生产早已科学化了,与打春习俗相关的舞春牛、闹春牛等民俗活动已经失去了科学意义,却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供人欣赏。
咬春:古时养生术 今日健康经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以吃为主,节气之日也是如此。立春吃萝卜、春饼、春卷,总称咬春。
唐初拿饼与生菜以盘装之,称春盘,也叫辛盘,宋时改叫春饼,现也叫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明、清时在饼与生菜外兼食水萝卜,谓能去春困。春卷是从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宋代有一种“卷煎饼”,是春饼与春卷的过渡类型。元代已有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了清代,春卷之名始出。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
古人养生,热衷食疗。咬春咬的是健康。上文提到的那些咬春的食材,萝卜、韭黄、韭菜等皆为辛味食物,有辛甘发散的功效,按照传统养生观念,有利于升发和保护阳气。
迎春:祈求吉来到 今古同一心
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国家祀典,后来发展为民间的活动,后者要简单并有趣得多,如贴宜春帖、挂春幡等。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就有。在江南地区,立春日要在门上贴上“迎春春来,接福福到”的字样。立春正时一到,旧时江浙一带的人家还要“焜春”:将樟树根片或风干的樟树枝点燃,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焜”过去,每个房间都弥漫着樟树的芳香烟气。“焜春”的烟气是引领春天到来的信号。顷刻之间,堂前屋后,衣柜橱下,庭树房栊,都是春的气息。
内地民众的迎春方式很不一样,比如戴春鸡,这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以“鸡”喻“吉”,表示祝愿“春吉(鸡)”。
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
民间的一种游行。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的样子走在最前面,之后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之后的人打扮成牧童牵牛的、打扮成大头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应有尽有。
除夕:爆竹辞旧岁 熬年迎新春
今年立春恰逢除夕这日,腊月三十为除夕,春节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终。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有始有终”,所以除夕与第二天的春节这两天,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庆。
中国各地在腊月三十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风俗。除夕之夜,人们要鸣放烟花爆竹,焚香燃纸,敬迎谒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灯烛通明,全家欢聚,围炉熬年、守岁。除夕的晚餐又称年夜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这顿饭主食为饺子,还有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肴。如“鱼”与“余”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余”之意;韭菜取其“长久”之意;鱼丸与肉丸取其“团圆”之意等,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肴。
吃过年夜饭便开始守岁,一到子时,便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庆贺新年。过年的压岁钱一般是用红纸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压在岁烛下,也有大人偷偷压在小孩枕下,其意义均相同,是为勉励晚辈来年更聪明而有更大的收获。
立春饮食养生5原则
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通过饮食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2、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4、胃肠疾病——要当心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5、祛痰养肺——保平安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立春诗词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
【宋·陆游】
绍熙又见四番春,春日春盘节物新。
独酌三杯愁对影,例添一岁老催人。
菊芽冒土如争出,柳色摇村已渐匀。
身是兰亭山下客,未容逸少擅清真。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望苑驿
【唐·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明天,我们就将迎来春节,立春恰逢除夕。
过去这一年,不管有过怎样的悲喜沉浮,都让它过去。
我们以立春为新的起始,新的一年重拾信心和勇气,为爱付出,为梦想努力,改变,永远从当下开始!掌中聊城APP祝大家除夕快乐,阖家幸福!(掌中聊城APP综合人民日报头条号等)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635-8271275,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635-8271275,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