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临清乱弹:吼出百年沧桑 比京剧更悠久

来源:聊城日报

作者:

2017-06-07 16:22:06

乱弹,曾唱红过大江南北,在中国戏剧史上影响过十几个大剧种,由于历史原因衰落了,在全国各地面临后继无人之窘境,但是,在历史的机遇中,流落在我们身边的临清乱弹似乎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马红军,是位“老临清”,今年74岁,是临清乱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虽然艺人分散临清各乡,凑在一起不容易,但是临清乱弹目前演大型戏曲还没问题,他更忧心的是如何对这门艺术进行挖掘、改革,从而更好地予以传承。

比京剧更悠久 曾一度辉煌

临清乱弹是我市及至全省的一个稀有剧种,它历史久远、声腔独特、剧目丰富、表演粗犷,被称为戏曲研究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据清初刘献廷在《广阳杂记》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这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早有关乱弹腔的记载与描述。刘献廷生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卒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当时,“乱弹”即为“新声”。这说明乱弹产生于顺治末年到康熙中叶以前,要比京剧早一百多年。据记载,在清乾隆年间,乱弹便与当时的“西腔”“高腔”“梆子”相提并论,并在北方流行了。

临清不仅是商业重镇,而且是北方的戏曲中心,清初,随着经济发展和通商贸易,陕西商人将关、陕流传的“西调”“西秦腔”带到临清一带,南北艺人的合班,使南北腔调相互融合,衍变出“乱弹腔”。

乱弹在临清一带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又受到燕赵、齐鲁民俗和北方弦索声腔、梆子腔声的影响,其风格渐而趋向高亢激越,浑朴粗犷。乱弹剧目丰富,传统剧目有二百多出,其中用乱弹腔演唱的传统代表剧目有:《临潼山》《广武山》《煤山》《两狼山》《长寿山》等。

新中国成立后,乱弹这一古老剧种在各地又得以迅猛发展。1957年,临清曾在全国率先建立第一个乱弹剧团,后于1959年为培养后继人才建立了乱弹戏校。原临清乱弹剧团的郑燮老人曾回忆说:“1961年,我们剧团巡演了半个中国。”1962年春节,乱弹被安排在临清大众戏院演出15天。从初一到十五,每天至少演3场,场场爆满,仍然难以满足群众需求,最后只好加场次,达到一天演6场。临清乱弹于此被推向鼎盛。

命运一度悲惨 戏魂一直坚强

乱弹自产生以来,名人辈出,临清商界一度流传“宁舍十两金,也得看老宪坤”的顺口溜,孟宪坤就是当时活跃冀鲁的乱弹艺人。

从清道光末到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山东一带连年战乱,临清乱弹班其演出范围即向西推移,在任县、巨鹿、隆尧一带扎下根基,继而扩散到今石家庄附近的赞皇、藁城一带,逐渐形成西路乱弹风格。由于这一带比较偏僻,受到外来剧种影响较小,老艺人代代相传,基本保持了清时“诸腔杂陈”的旧貌。东路乱弹由于艺术家们的辛勤耕耘,逐渐衍变为自成一派的乱弹艺术。

抗战期间,乱弹这一戏曲艺术也遭到空前浩劫。公元1943年,战乱加灾荒,东路乱弹著名艺人王长发(大王四)、戚振甲、范文宾、尹力和、张老茂、五奎等人先后饿死。中原大地,哀鸿遍野,梨园行遭到灭顶之灾,这是乱弹历史上的一次大衰落。

临清解放后,广大艺人又焕发了精神,不仅原来的职业或半职业班社恢复了演出,不少农村也聘请教师教戏,培养了一大批乱弹艺术人才。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导下,乱弹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

乱弹保护 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不少民族文化面临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曾专门发文,要求对那些处于濒危状态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门类,要抓紧抢救;对那些濒危门类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年老体弱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记录;对那些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原始资料和实物,授权有关单位积极征集,妥善保管。2011年,临清乱弹被列入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红军老人介绍,临清乱弹孤独于时代太久远了,传承面临困难,亟需社会各界努力帮助,但想要更好地予以传承,挖掘及改革工作也必须跟上,否则等待临清乱弹的只有消亡。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乱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目前,在政府的扶持下,临清乱弹艺人开始多了起来,他们在继承、发展、创新、保留了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让乱弹艺术文化源远流长,使更多的人领略民族艺术的特有魅力。

[责任编辑:杨凡、王慧]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635-8271275,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635-8271275,诚邀合作伙伴。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见证戏曲百年沧桑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见证戏曲百年沧桑

在古运河西岸的聊城山陕会馆戏楼上,戏班留存的墨记更见证了聊城戏曲发展的百年沧桑。在迎屏的上部,还悬挂有木刻匾额,有“云霞绚采”四个...[详细]
中国山东网 2017-06-02

东阿美术教师:用笔留下白云间、绿水地的乡愁

一条数百米长的人民街,曾是东阿县城最繁华的街道,有新华书店、邮电局、老戏园子、电影院、供销社、实验小学、照相馆、鱼市……是当时县城...[详细]
聊城晚报 2017-05-22

聊城:《铁血将军》大结局 李金龙下部作品原型张自忠

最近每天晚上,聊城人几乎不约而同地把频道锁定在CCTV—8,收看《铁血将军》。16日晚,该剧迎来收视高峰的同时也迎来的大结局,很多观众眼...[详细]
齐鲁晚报 2017-05-18
聊城百年老水文站:见证新中国成立后聊城最大的三次洪灾

聊城百年老水文站:见证新中国成立后聊城最大的三次洪灾

临清城区先锋路西首,有一座大桥,叫先锋大桥,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而成。在大桥的北邻,有一座比它年代更久远的水文站,始建于1917年6...[详细]
聊城晚报 2017-05-04

山东戏曲保护进入“首创模式” 不让任何一个剧种再消亡

今天,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山东新闻大厦召开地方戏曲学术研讨会,启动抢救两夹弦、聊斋俚曲项目。[详细]
齐鲁网 2017-04-18

春暖花开 来聊城看美翻朋友圈的油菜花!

花开时节,人们成群结队,到聊城古漯河和高唐清平森林公园赏油菜花,金黄的油菜田连成一片,自驾来踏春,在蜜蜂飞舞的田间感受春天的气息,...[详细]
齐鲁网 2017-04-18

3分钟缅怀杨洁|第一代山东广电人执导西游记 解放济南是她的声音

据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微博确认,4月15日,内地知名内地女导演、制片人,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岁。[详细]
齐鲁网 2017-04-18

3分钟缅怀杨洁|第一代山东广电人执导西游记

据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微博确认,4月15日,内地知名内地女导演、制片人,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岁。[详细]
齐鲁网 2017-04-18

山东推广"旅游啄木鸟" 全民参与旅游市场治理

记者从山东相关部门获悉,山东省济南市首个旅游啄木鸟工作站——百花洲工作站在明府城百花洲正式“落户”,与百花洲工作站同时成立还有千佛...[详细]
中国网 2017-04-17

抗日殉国不知埋骨何处 聊城女子苦寻爷爷葬身处

4月13日,聊城市民王秋云女士称,按照老父亲的遗愿,找寻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爷爷的信息。王女士的爷爷名叫王恩鸿,是阳谷县李台镇王申楼...[详细]
齐鲁晚报 2017-04-17

清明节迎出游小高峰 白领“抢先”拼假出游

根据以往清明出游情况来看,出游人群近6成是公司白领、企事业职工等年轻白领。由于清明小长假“踏正”游价洼地,不少白领特别“抢先”在清...[详细]
广州日报 2017-03-30

聊城非遗风貌:古法造纸绵延千年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后汉书·蔡伦传》中有“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的记载。[详细]
聊城日报 2017-03-29
聊城:非遗文化项目柳子戏唱响鲁西农村

聊城:非遗文化项目柳子戏唱响鲁西农村

3月25日上午,山东莘县魏庄镇甘寨村文化大院内人头攒动,震耳欲聋的器乐声、欢呼声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子戏《挂龙灯》剧目正在上演。[详细]
齐鲁晚报 2017-03-2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